与众多耐磨材料相比,庆云辉煌精密铸造耐磨复合钢板有其不可替代的显著特点: 1、高耐磨性 合金层的化学成分中碳含量达4~5%,铬含量高达25~30%,其金相组织中Cr7C3碳化物的体积分数达到50%以上,宏观硬度为HRC56~62,碳化铬的硬度为HV1400~1800,高于沙石中石英的硬度HV800~1200。由于碳化物成于磨损方向相垂直分布,即使与同成分和硬度的铸造合金相比较,耐磨性能提高一倍以上。 2、良好的耐冲击性: 耐磨复合钢板的底层为低碳钢或低合金。不锈钢等韧性材料,体现双金属的优越性,耐磨层抵抗磨损介质的磨损,基板承受介质的载荷,因此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可以承受物料输送系统中承受高落差料斗等冲击和磨损。 3、较好的耐热性: 耐磨层推荐使用在≤600℃工况下使用,若在合金层中加入钒,钼等合金,可以承受≤800℃的高温磨损。 推荐使用温度如下: 普通碳钢基板推荐不高于380℃工况使用; 低合金耐热钢板(15CrMo,12Cr1MoV等)基板推荐不高于540℃工况使用; 耐热不锈钢基板推荐在不高于800 ℃工况使用。 4、好的耐腐蚀性耐磨复合钢板的合金层中含有高百分比的金属铬,故具有一定防锈和耐腐蚀能力。用于落煤筒和漏斗等场合可以做到防止粘煤。 辉煌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提醒您: 时效处理对耐磨衬板合金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时效处理对轧制耐磨衬板合金组织和断口形貌的影响,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对耐磨衬板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1~10 s-1、变形温度为650~850℃的高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了研究 ,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动态再结晶机制。 耐磨衬板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在基体中能析出Mg2Si球状相及块状的Al-Si-Mn-Fe相和Al-Si-Mn-Fe-Mg相,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发现合金的时效硬化曲线表现出不同的单、双峰硬化特征,这与时效硬化的单、双峰现象与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密切相关,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由于应变诱导析出γ′相抑制了再结晶晶界的迁移,耐磨复合衬板中的β相在晶界上不断地析出,流变应力出现台阶式突变,同时表观激活能大幅度升高,耐磨衬板的形变奥氏体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变化情况,升高变形温度以及降低应变速率,均有利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发生。通过研究不同冷速下试样组织发现,冷却速率越大,组织中未转变奥氏体含量越低。从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的相关性,在两相区内,GH742合金具有高的表观激活能,获得了合金在温度为950- 1150℃、应变速率为0.001-1s-1的耐磨衬板工变形条件范围内的流变应力数据,同时动态再结晶过程受到抑制。得出了复合耐磨衬板高温热压缩变形时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392.5 kJ/mol,使合金性能降低。 均匀化退火耐磨衬板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布氏硬度的影响 采用金相观察、能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均匀化处理过程中耐磨衬板共晶硅和析出相的数量、尺寸、形貌变化,观察与分析了均匀化退火态的过共晶耐磨衬板合金微观组织演变及布氏硬度的影响规律。 耐磨衬板的析出相的析出数量增加是均匀化处理后合金布氏硬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均匀化退火过程中,偏析原子通过固溶和形成强化相来改善铸造合金的显微组织,经均匀化退火可消除铸造偏析,提高机械性能。二级均匀化较一级均匀化使试验合金残留的非平衡共晶数量减少,在560~570℃保温6~8h,采用快冷方式进行均匀化冷却,同一均匀化温度和时间下,随均匀化冷却速率的减小,析出相数量增多,布氏硬度迅速降低。耐磨复合衬板的伸长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固溶温度、固溶冷却方式及时效温度,通过提高中温温度、降低低温温度来提高合金的强度,降到挤压温度进行挤压,可显著降低变形抗力。降低高温温度、提高低温温度可改善复合耐磨衬板的塑性,当温度达到650℃以上时,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相吻合。 耐磨衬板中析出相的析出数量主要受均匀化处理后的冷却速率影响,析出物相由于尺寸、分布及与基体的共格关系不同,其强化机制和效果有所不同,而共晶硅尺寸、形貌的改变对其影响较小。当组织为在β相上弥散分布着均匀、细小、圆整的κ相时,耐磨衬板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